图片展示

PPB|河南农业大学研究团队利用Y2H等技术揭示了玉米基因组中SPX家族基因的鉴定及其在不同磷酸盐处理下的表达

发表时间:2021-11-01 10:11:31

许多研究表明,SPX(SYG1/Pho81/XPR1)家族基因在植物缺磷相关的信号转导中起着关键作用。

近日河南农业大学研究团队在PPB上发表了一篇名为“Identification of SPX family genes in the maize genome and their expression under different phosphate regimes”的文章,揭示了玉米基因组中SPX家族基因的鉴定及其在不同磷酸盐处理下的表达。


在这里,我们通过全基因组分析鉴定了玉米中的33个SPX基因家族成员,并根据SPX结构特征(SPX、SPX-MFS、SPX-EXS和SPX-RING)将其分为4个亚家族。ZmSPXs的启动子区域富含生物/非生物相关的胁迫元素。对33个ZMSPx的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,除ZmSPX3外,SPX亚家族的所有成员均在缺磷条件下显著诱导,尤其是ZmSPX4.1和ZmSPX4.2,对低磷胁迫表现出强烈的反应,在低磷敏感和不敏感的玉米品种中表现出显著不同的表达模式。这些结果表明,SPX亚家族可能在磷胁迫感知和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。对玉米原生质体亚细胞定位的实验观察表明,以下结果表明,ZmSPX2、ZmSPX5和ZmSPX6在细胞代谢中具有多重作用:位于细胞核内;ZmSPX1和ZmSPX3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;ZmSPX4.2定位于叶绿体中。Y2H分析表明ZMPH1可以与ZmSPX3、ZmSPX4.2、ZmSPX5和ZmSPX6相互作用,表明这些蛋白以ZMPH1介导的方式参与P胁迫反应。


1.ZmSPX基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

我们的水培实验结果表明,B73 的枝长、枝重、根长、根重和 SPAD 值在低磷胁迫处理下发生了显着变化,而在 Mo17 植物中没有发生显着变化(图 7、图 8)。Mo17 中的 Pi 浓度也高于 B73,尤其是在低 P 条件下。水培实验结果表明,B73是P敏感基因型,Mo17是P耐受基因型,表明在低P条件下根长有更大的增加(图7、图8)。表达模式为理解SPX基因的调节作用提供了重要线索。大多数SPX除了与OsSPX4和AtSPX4表现出最高同源性的ZmSPX3外,其他亚家族基因都受到低磷条件的高度诱导。然而,ZmSPX-MFS3.4和ZmSPX-MFS4.4表现出相反的趋势。我们还发现ZmSPX-EXS3.1、ZmSPX-EXS3.4和ZmSPX-RING1.1在根中高表达,ZmSPX-MFS4.4在芽中的表达水平较高(图9)。

图 7 B73 和 Mo17 响应磷饥饿的表型差异

图 9 ZmSPX基因的表达谱揭示了它们对缺陷磷的不同反应

2.ZmSPXs 与 ZmPHR1 相互作用

为了确定 ZmSPX 是否与 ZmPHR1(与 AtPHR1 同源)相互作用,进行了 Y2H 测定。全长 ZmPHR1 序列用作诱饵。用 ZmSPX3-AD、ZmSPX4.2-AD、ZmSPX5-AD、ZmSPX6-AD 和 ZmPHR1-BD 转化的酵母细胞在 SD-Trp-Leu-His-Ade 选择培养基上生长良好,但与 AD/BD、ZmSPX1- AD/ZmPHR1-BD 和 ZmSPX2-AD/ZmPHR1-BD 不在同一培养基上生长,表明 ZmPHR1 与 ZmSPX3、ZmSPX4.2、ZmSPX5 和 ZmSPX6 相互作用,但不与其他 SPX 蛋白相互作用(图 11)。

图 11 四个 ZmSPX 与 ZmPHR1 相互作用

总体而言,这些结果加强了对玉米中SPX基因家族的理解,并将有助于未来植物中 SPX 基因的生物学研究。


文献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plaphy.2021.09.045

PPB|河南农业大学研究团队利用Y2H等技术揭示了玉米基因组中SPX家族基因的鉴定及其在不同磷酸盐处理下的表达
近日河南农业大学研究团队在PPB上发表了一篇名为“Identification of SPX family genes in the maize genome and their expression under different phosphate regimes”的文章,揭示了玉米基因组中SPX家族基因的鉴定及其在不同磷酸盐处理下的表达。
长按图片保存/分享
0
图片展示

电话:400-863-8520;025-57671761

邮箱:market@bestofbest.top

订单问题投诉邮箱:002@bestofbest.top

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江苏生命科技园E6栋3层

子公司:南京维百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

版权所有:南京瑞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       苏ICP备20003978号

在线表单

  • 提交

  • 验证码
    看不清?换一张
    取消
    确定
在线咨询

您好,请点击在线客服进行在线沟通!

联系方式
联系电话
400-8638520
联系电话
025-57671761
扫一扫二维码
二维码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